东北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63|回复: 2

《北京日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0 0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日报》报道我校网络化协同式空管系统研究团队:地空监测新技术“保驾”民用客机
《北京日报》2010年3月25日(通讯员 邓怡 廖行 记者 刘欢)报道:
地空监测新技术“保驾”民用客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军带领北航网络化协同式空管系统研究团队,走出了自主研制适合我国空域监视新装备的第一步。此后,专家们一边进行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研制,一边将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民航领域。
本报讯(通讯员 邓怡 廖行 记者 刘欢)利用多种监视设备,攻克了复杂飞行环境下飞机动态位置持续可信监视难题,发明了航路安全容限动态监测方法……不久前举行的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捷报:北航网络化协同式空管系统研究团队的“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项目,一举夺得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也是北航人连续3年捧得的第4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一所高校,缘何能屡获科技大奖?作为团队负责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张军道出其中玄机:多年来,北航人始终致力于前沿高技术自主创新,并逐步探索出一条集产学研用一体的科研链。
随着我国民航运输的持续发展,飞行繁忙地区流量日渐饱和。但由于我国民航运行环境复杂,地面雷达覆盖范围有限,尤其在西部荒漠、高原地区和海洋等无雷达覆盖地区,地基监视保障能力严重不足,迫切需要研制民航空域监视新装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军带领北航网络化协同式空管系统研究团队,走出了自主研制适合我国空域监视新装备的第一步。
研制初期,团队面临着许多困难,国外空域监视核心技术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核心,被严密封锁,同时由于国家空域监视信息属于战略情报资源,涉及国土防空安全,禁止国外介入。再加上项目涉及全国10余家空管部门、10余个机场、9个航空公司以及多个军方航空管制部门,项目进展非常艰难。
面对这些困难,北航当机立断:科研成果要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必须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于是,1997年,团队与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建立了“民航数据通信科研基地”,并在2003年成为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数据通信及新航行系统科研基地”。此后,专家们一边进行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研制,一边将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民航领域。
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张军和他的团队出色完成了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的研制:不仅有效保障了管制间隔缩小条件下和恶劣环境下的飞行安全,特别是使西部高原机场、气象条件复杂机场返航率降低30%,保证了飞行安全、提升了航空运输能力。同时还提高了航空公司飞机运行综合态势监视能力,可为在我国飞行情报区飞行的100%的国际航班、90%的国内航班和重要专机提供全球飞行协同服务……近3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逾7亿元。
奥运期间,在千余架专包机安全抵离首都机场和开幕式期间的空中净空保障中,该技术大显神威。如今,该项目发明的系列化监视装置,已在中国民航领域全面推广,应用于全国军民航20多家管制单位、航空公司及航空安全相关保障部门。


编辑:贾爱平
发表于 2010-4-20 12: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oh!maga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北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1 )

GMT+8, 2024-4-19 09:58 , Processed in 0.07523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